2005, 34(5):673-675.
摘要:本综述论文开始写于1996年,其后每年撰写。本年的综述内容包含:(1)Mn-Zn系铁氧体的新研究;(2)Fe-Al系磁性薄膜;(3)磁性液体的制备和应用;(4)Fe-Si系磁性的改进:(5)微波磁性器件的新进展。
2005, 34(5):676-679.
摘要:PuNi3型RM3(R=稀土元素,Mg,Ca及第3,4族元素;M=Ni,Co,Fe,Cu,Zn等)被认为是替代LaNi5基贮氢合金的最重要候选电极材料之一,本文将介绍RM3合金的结构特点、氢化物的结构、氢化行为以及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PuNi3型RM3贮氢合金的发展应用仍需解决的问题。
2005, 34(5):680-683.
摘要:综述了纳米金丝电导量子效应的基本概念,介绍了金丝电导研究背景及现状,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导量子效应的机理。介绍了用STM和MCBJ等工具对纳米金丝的原子基链进行的研究。纳米金丝原子基链的电导是量子化的,量子电导受到包括电场、磁场、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综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该领域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并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5, 34(5):684-687.
摘要:采用热压工艺研究了不同工艺制度和原料中不同的Si含量对Ti3AlC2合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 300℃~1 500℃,30MPa压力和Ar气氛中热压摩尔比为n(TiC)n(Ti)n(Al)n(Si)=2110.2的混合粉末,可以得到纯度达98%(质量分数)以上的致密块体Ti3AlC2材料;添加的Si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形成固溶体,当添加Si的摩尔比为0.2时,固溶体的化学式为Ti2 76Al0 78Si0.22C2.烧结试样的晶体为层片状结构,1 300℃和1 400℃时,烧结试样的晶粒尺寸分别为10μm~15μm和20μm~30μm.材料的维氏硬度为3.3 GPa~5.0 GPa,弹性模量为289 GPa,抗压强度为785 MPa,抗弯强度为375 MPa,断裂韧性为7.0 MPa·m1/2;25℃时,电导率为3.1×106 S·m-1,热容为125.4 J/mol·K,热导率为27.5 W/m·K;热膨胀系数为8.8×10-6 K-1.
2005, 34(5):688-690.
摘要:研究了磁流体表观密度与外磁场间的变化规律。采用流体静力称衡法对自行研制的煤油基磁流体进行测量,得到了如下结论:在磁流体中非磁性物体的质量与外磁场成反比,表观密度与外加磁场成正比。
2005, 34(5):691-695.
摘要:提出了电磁无模成形无量纲数的概念,并从电磁无模成形的基本原理出发推导建立了该无量纲数的数学模型,为判断不同金属实现电磁铸造无模电磁成形的难易程度以及估算金属实现无模电磁成形所必需的电磁参数提供了有用的数学工具。
2005, 34(5):696-700.
摘要:通过对直缺口近全层组织的扫描电镜原位拉伸实验以及相应的断裂表面观察,结合有限元计算了TiAl基合金近全层组织拉伸的断裂机理。研究表明:许多裂纹在塑性变形前沿着层间起裂和扩展,断裂过程的驱动力是拉应力。在直缺口试样中,许多裂纹直接起裂于缺口根部,并且沿着层间扩展。随着拉应力的增加,主裂纹和新裂纹也可以通过障碍晶粒的穿层解理断裂来连接。通过有限元计算得沿层断裂强度大约为50MPa,穿层断裂强度大约为120MPa。
2005, 34(5):701-704.
摘要:将NiCrBSi合金粉末预涂于6061Al合金表面,采用高功率连续波2kWNd-YAG激光器进行激光表面熔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铝合金对于波长1.06gm的激光具有很高的吸收率,选用合适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和Ar气保护,可在铝合金表面获得致密的Ni—Al合金激光表面改性层,熔覆层的组织以Ni-Al金属间化合物为主,改性层的硬度Hv高达9000MPa以上,且与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在3.5%NaCl水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测定及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Ni基合金改性层明显改善了6061Al合金的电化学腐蚀及摩擦磨损性能。
2005, 34(5):705-708.
摘要:系统研究了TiV1.35Cr1.35-x.Mnx(x=0,0.15,0.25,0.35,0.45)合金的相结构及储氢性能。XRD分析表明,所有合金均为体心立方(b.c.c.)结构的单一固溶体相,其晶胞常数随Mn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储氢性能测试表明,用Mn部分取代Cr后,合金的活化性能变差,25℃最大吸氢量有所下降,但合金的吸放氢压力滞后减小,放氢压力平台变得平坦,100℃有效放氢量和放氢率也随着Mn含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并在x=0.35时达到最大值。
2005, 34(5):709-712.
摘要: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TiO2氧敏薄膜,通过氧化物掺杂和贵金属的表面修饰,在空气气氛下烧结氧敏薄膜a结果表明:600℃~800℃下处理的薄膜是以金红石为主晶相及少量锐钛矿的混合晶型,随着温度升高锐钛矿减少,900℃时锐钛矿相的峰基本消失:800℃下处理的薄膜灵敏度明显高于600℃和900℃下处理的薄膜灵敏度。W,Ce氧化物掺杂促进TiO2薄膜微量氧化还原,增加催化反应活性,使薄膜的氧气灵敏度有明显提高:以Pd对W-TiO2薄膜进行表面修饰,使薄膜的阻温特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秦明礼 , 曲选辉 , 罗铁钢 , 肖平安 , 汤春峰 , 段柏华
2005, 34(5):713-716.
摘要:研究了低温燃烧合成前驱物制备纳米级AlN粉末的低温烧结行为,利用XRD,SEM等手段对陶瓷粉末及烧结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该粉末的粒径小(约为100nm),比表面积大(17.4m2/g),具有很好的烧结活性,在未使用烧结助剂时,在常压下1700℃获得了致密的陶瓷材料;添加5%Y2O3烧结助剂后,AlN的烧结致密化温度又降低为1600℃,比通常采用的比表面积低于5m2/g的AlN粉末的烧结致密化温度降低了200℃。分析了该种粉末促进烧结的机理,并在1650℃时制备出热导率为132.4W·m-1·K-1的AlN陶瓷。
2005, 34(5):717-720.
摘要:研究了添加Zr元素对快淬(Nd,Pr)10.5Fe81.5-xZrxCo2B6(x=0,0.5,1.0,1.5,2.0,2.5)合金显微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用AFM观察了合金条带自由表面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添加Zr元素能显著细化合金的晶粒,从(Nd,Pr)10 5Fe81 5Co2B6合金的~150 nm减小到(Nd,Pr)10.5Fe80Zr1.5Co2B6合金的~50 nm;1%是Zr最佳添加量,低于1%晶粒不够细化,合金的各项磁性能指标均很低,超过1%,富集在晶界处的富Zr晶间相加厚,晶粒间的交换作用和剩磁增强效应减弱,磁体的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m降低.(Nd,Pr)10.5Fe80.5Zr1Co2B6粘结磁体磁性能最佳Br=0.675 T,Hci=616 kA·m-1,(BH)m=77 kJ·m-3.
2005, 34(5):721-725.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添加2at%Cu的AlZn对称成分合金在冷轧后重新加热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发现:该合金不连续析出组织在冷变形后重新加热时发生了再结晶,以连续粗化与不连续粗化2种机制进行,再结晶温度约为100℃:而且相组成物由Al相、Zn相和细小的ε相转变为Al相、Zn相和粗大的T'相。AlZn-2Cu合金不连续析出组织在冷变形后重新加热时,硬度的变化是由再结晶软化、T’相粗化以及Zn原子的固溶强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2005, 34(5):726-730.
摘要:通过对实验Al—Zn—Mg—Cu—Zr-Ag合金不同温度下(90℃~150℃)时效得到的硬度和导电率数据进行了神经网络建模,发现在目标函数为0.3,隐层节点数为5,学习率为0.15时,系统误差较小。利用所建立的网络模型预测不同时效状态下材料的硬度和导电率值,发现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总误差3.5%),为铝合金时效性能预测和控制提供了1条新途径。
2005, 34(5):731-733.
摘要: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载波片上制备了锐钛相TiO2及WO3掺杂的TiO2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利用对罗丹明B的降解评价了所制备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W/Ti=2at%时,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得到提高。
2005, 34(5):734-737.
摘要:采用静电自组装工艺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SnO2掺杂的TiO2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表征了薄膜的微结构及性能。薄膜的吸收光谱及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SnO2掺杂可以明显改善薄膜的光吸收,提高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
2005, 34(5):738-741.
摘要:用脉冲直流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PCVD)技术在盲孔的底部获得Ti-Si-N薄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X),X射线衍射仪(XRD),球痕法(ball-Crater),显微硬度计(Hv)和涂层压入仪(Pε)分析不同肓孔深度处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盲孔深度的增加,Ti-Si-N薄膜中Ti与Si元素相对比例降低,薄膜厚度下降,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有很大提高,膜基复合显微硬度下降,而薄膜的本征硬度在盲孔深度为20mm处出现最大值。
2005, 34(5):742-745.
摘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l—Zn-Mg铝合金在低温(液氮)高速多向大变形条件下的显微组织演化,分析了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变形及组织形貌特征,讨论了低温及几何动态再结晶对显微组织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低温、高速、大形变量、约束变形条件下,7075铝合金能够不经过退火实现连续的大变形而不会失效,并且获得了均匀的超细晶组织,晶粒尺寸小于200nm;超细晶组织随着变形量增加而明显细化,相邻晶粒的取向差增大。
2005, 34(5):746-749.
摘要:研究了Ga2O3/Al2O3膜反应自组装制备GaN薄膜。首先利用磁控溅射法在硅衬底上制备Ga2O3/Al2O3膜,再将Ga2O3/Al2O3膜在高纯氨气气氛中氨化反应得到GaN薄膜。用傅里叶红外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试样进行结构、组分和形貌分析。通过分析薄膜各方面的性质,得出了用此方法制备氮化镓薄膜的Al2O3缓冲层最佳的厚度为15nm左右,最佳氨化条件是在900℃下氨化15min。
2005, 34(5):750-753.
摘要:通过在3.0.MPa氢气气氛下球磨Mg-30%LaNi2(质量分数)的混合粉末,制得镁基复合储氢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球磨80h后的物相组成为MgH2,Mg2NiH4和LaH3,表明球磨过程中发生固态反应;SEM及EDS分析表明,复合体系中成分分布均匀:该复合储氢材料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储氢量,在3.0MPa氢气压力和473K~553K之间的条件下,可以在1min之内完成饱和吸氢量的80%以上;在553K时储氢量达到5.419%(质量分数)。
2005, 34(5):754-757.
摘要:以CaHPO4为初始粉料,采用等离子喷涂一水热合成复合技术在Ti-6Al-4V基体上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用SEM,EDX和XRD分析涂层的形貌和组成,用电子拉伸机测定涂层的结合强度。并与等离子喷涂HA涂层做对比,研究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结合强度及其在生理盐水中浸泡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涂CaHPO4涂层由β-Ca2P2O7和α-Ca3(PO4)2组成,经水热合成,转化为高纯度和高结晶度的HA涂层;在生理盐水中浸泡1周~4周后,该HA涂层的溶解性和结合强度退化程度均低于等离子喷涂HA涂层,呈现较高的组织和力学稳定性。
2005, 34(5):758-760.
摘要: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差热分析法和金相分析法测定了La-Ni-Cr三元系600℃等温截面的相关系。结果表明:此截面由10个单相区、17个两相区和8个三相区组成。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新的三元化合物,没有观察到化合物Cr,Ni3和Cr3Ni2的谱线;化合物La3Ni的谱线是由La和La7Ni3的谱线相叠加;没有观察到LaNi2,而观察到La7Ni16的存在。Ni在Cr中的最大固溶度大约为3at%,Cr在Ni,LaNi5,La2Ni7,LaNi3,La2Ni3,LaNi和La7Ni3中的最大固溶度(at%)分别约为35,20,15,8,9,9和6,Cr在La7Ni16中的固溶度几乎为零。
2005, 34(5):761-763.
摘要:采用沉淀法制备了AgI纳米粒子水溶胶,对制备水溶胶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TEM分析表明,AgI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小于50nm,粒径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ED分析表明,AgI纳米粒子为多晶结构,其中有少量的发育良好的单晶颗粒存在。
2005, 34(5):773-776.
摘要:采用活性模板法制备了高纯纳米镍(Ni)粉体。研究了影响纳米粉体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的成分、形貌、粒度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活性模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模板介质炭黑具有微反应器作用、空间位阻效应和较强的还原性,活性模板法制得的纳米Ni粉呈规则的球形链状分布,无明显团聚体,平均粒径为45.7nm,粒径分布窄,粒径范围在16.0nm~59.1nm。
2005, 34(5):777-780.
摘要:采用热压法制备出二层锆钛酸铅(PZT)/聚偏氟乙烯(PVDF)与1层Tb0.28Dy0.72Fe2(Terfenol-D)/PVDF叠层结构的三元复合磁电材料,研究了不同PVDF含量,以及不同层厚比tp/L对样品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电阻率、谐振频率以及磁电转换系数αE33,αE31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PVDF的含量和层厚比都存在最佳值(最佳值出现在产0.5,tp/L=2/7),并且在这个最佳值处,磁电转换系数达到最大。
2005, 34(5):781-785.
摘要:以叶片中的一类重要叶片——钛合金单榫头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开发的并经实验验证的叶片精锻三维有限元变形.传热一微观组织演变耦合模拟系统对其精锻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叶身典型截面锻后微观组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和β相体积分数增大;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大,晶粒尺寸和β相体积分数相应增大;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分布的均匀性提高:而摩擦条件对晶粒尺寸和β相体积分数的影响不显著。
2005, 34(5):786-789.
摘要: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Sm2Fe17Nx永磁粉末进行了表面包覆处理,研究了不同包覆状态的磁粉在300℃以下的氧化行为及其磁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红外光谱(FT-IR)、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了磁粉表面有机物的成分、结构及其与磁粉的结合机制。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磁粉的氧化增重及磁特性参数。结果表明,偶联剂以化学键的方式吸附在磁粉表面,形成了1层网状薄膜,有效地阻止了磁粉与环境中氧的接触,从而提高了磁粉在高温下的抗氧化能力。
2005, 34(5):790-794.
摘要:以‘临界钼当量条件下的多元强化’为原则设计了1种新型的高强度亚稳β钛合金Ti—B20,并研究了该合金热轧棒材(Ф12mm~20mm)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拉伸性能及显微组织。同现有的一些亚稳β钛合金相比,该合金时效处理时的响应快、析出相分布均匀、硬化效应高,并且高温时效时没有发现无析出区:合金在β相变点以下固溶加时效处理有利于保持合金的塑性,在500℃~600℃的温度范围内时效时可以获得优良的强度和塑性匹配(UTS:1200MPa~1500MPa:EL:8%~18%);而对热加工后的合金直接时效能产生更高的强化效果。
2005, 34(5):795-798.
摘要:研究了不同组分含量的混合稀土对Mg-5Al-1Si合金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对析出相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加入富镧及富铈混合稀土以后,合金中Mg2Si相得到细化;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室温及150℃拉伸性能均明显提高。同时,在微量混合稀土及Mg2Si相的综合作用下,含不同混合稀土的Mg-5Al-1Si合金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均超过AE42。
2005, 34(5):799-802.
摘要:采用湿法制备了厚30nm~80nm,宽140nm~200nm的六边形或椭圆形片状的纳米级磷酸氢锶(SrHPO4)粉末,用XRD对粉末组成、相变进行了测试,用TEM对颗粒形貌、尺寸进行了观测。研究了反应溶液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浓度等参数对粉末组成、颗粒大小及形貌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所研究的参数范围内,pH值是制备纳米级β-SrHPO4颗粒的主控参数,决定着最终产物的物相组成;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晶粒形貌皆有一定影响,但对晶粒尺寸影响不大。
2005, 34(5):803-806.
摘要:将电化学噪音技术应用于AB5型贮氢合金的研究,初步探索了其放电深度与电化学噪音(EN)信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贮氢合金M/Ni3.75Co0.65Mn0.4Al0.2在稳定状态的电化学噪音信号比充放电刚结束时要明显得多,而且在高温下的电化学噪音信号比室温下明显得多。虽然不同放电深度的该合金电极EN信号有明显的区别,但其功率密度谱(PSD)曲线均由低频区的白噪音和高频区的闪烁噪音组成。随着放电深度的增加,PSD曲线中闪烁噪音的斜率a和噪音功率P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a先减小后增大,P先增大后减小。
2005, 34(5):807-810.
摘要:研究了铜碲合金的时效工艺,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分析了析出相的形貌与组成,进而研究了时效工艺对其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时效过程中Te以第二相形式析出(Cu2Te);随时效温度的升高、时效时间的延长,时效态的铜碲合金位错密度降低,晶粒长大,第二相析出充分,因而电阻率单调下降;但由于时效析出与再结晶的交互作用,其抗拉强度出现波动,存在1个峰值;综合性能以420℃下时效6h较好。
2005, 34(5):811-815.
摘要:研究了单辊快淬快速凝固处理对无Co贮氢电极合金MlNi4.0Al0.3Si0.1Fe0.6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快凝合金仍为单相CaCu5型结构,但合金相的成分和结构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金相观察和能谱分析显示,铸态合金为比较粗大的树枝晶结构并存在明显的成分偏析,而快凝合金呈细小的胞状晶结构,合金中元素的分布趋于均匀化。电化学测试表明,快速凝固处理后合金的活化性能不变,循环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但其放电容量和高倍率放电性能有所降低。研究发现,快凝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Io以及氢在合金中的扩散系数D较铸态合金有所减小是导致其高倍率放电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快速凝固处理导致无Co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变化与合金的微结构的改变有关。
2005, 34(5):816-820.
摘要: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低钴Mm(NiCoMnAl)5Bx(x=0~0.2)贮氢合金,测试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了B含量及快淬工艺的变化对合金晶格常数、热力学参数、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晶格常数、晶胞体积及标准生成焓均随B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的淬速范围内,快淬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放电容量,但淬速超过某一临界淬速时,快淬合金的容量低于铸态合金:合金的循环寿命随淬速的增加而单调增加。
2005, 34(5):821-825.
摘要:为了分析微弧氧化时间对复合氧化法(即预氧化和微弧氧化复合法)制备的二氧化钛涂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SEM及附带的能谱(EDS)对涂层的结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MH-3型硬度计对涂层表面的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微弧氧化时间是影响复合氧化法制备多孔二氧化钛表面涂层形貌、结构、硬度和钙磷原子比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微弧氧化时间的延长,涂层表面的微孔孔径增加,凹凸起伏变得明显,涂层中金红石相增加,锐钛矿相减少,表面硬度增加,钙磷原子比也发生了变化。可控制微弧氧化时间得到结构较为理想的多孔二氧化钛梯度涂层。
2005, 34(5):826-829.
摘要:基于实验测定海绵Pd颗粒在278K-323K范围内吸放H2,D2的P-C-T曲线.结合文献给出的其它形态的Pd吸放氢结果进行系统比较分析.探讨了形态对钯-氢体系热力学性质的宏观影响和微观本质。在室温附近,氢的饱和固溶度与坪压随Pd的粒度减小而增加;Pd的形态或粒度对氢的饱和固溶度和吸氧坪压的影响程度刚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且坪压之间的差别在温度较高时不再明显甚至消失。吸氘坪压差别大,解吸坪压差别小。Pd—H体系中α→β的相变热焓、热熵(绝计值)随粒度减小而减小,单晶Pd相应热力学函数最小。海绵Pd颗粒中的压力迟滞效应最明显.材料本底缺陷密度决定不同形态Pd-H体系的压力迟滞效应的大小。
2005, 34(5):830-832.
摘要:采用真空熔炼制备的CuCr25合金,在低应变速率下冷轧变形,研究了组织及性能变化。结果表明:CuCr25合金的电导率随着轧制变形程度的增大,开始略有上升,然后不断下降,经过一定量的大变形后,电导率又有上升;CuCr25合金的硬度不断上升,CuCr25合金硬度的上升主要是由于Cu基硬度的上升;经过大量的冷轧变形后,Cr相成纤维状和条带状,并有空洞生成;CuCr25合金在室温下具有超塑性。
2005, 34(5):833-836.
摘要:研究了用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SIMA)制备的半固态Al-4Cu-Mg合金在不同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应变速率下半固态压缩变形时的微观组织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固态条件下,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晶粒平均尺寸增大,分形维数减小;变形程度增大,晶粒平均尺寸减小.分形维数先减小后增大;应变速率增大,晶粒平均尺寸先减小后略有增大,且在小的应变速率下,晶粒平均尺寸随应变速率变化的趋势较大,分形维数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2005, 34(5):837-840.
摘要:采用表面活性剂CTAB对MoO3水溶胶中的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通过正戊醇萃取制备了MoO3纳米有机溶胶,对制备有机溶胶的条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TEM分析表明,MoO3纳米粒子呈球形,粒径约为40nm,粒度分布均匀。ED分析表明,MoO3纳米粒子为多晶结构。UV-VIS分析表明,MoO3纳米有机溶胶具有较好的光致变色特性。
总访问量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96号 邮政编码:710016 联系电话:029-86231117
E-mail:rmme@c-nin.com; rmme0626@aliyun.com
版权所有: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