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 2006年第35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加工图理论研究进展

      2006, 35(5):673-677.

      摘要 (1674) HTML (137)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基于原子模型的Raj加工图和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MM)加工图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DMM的原理,对比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塑性失稳判断准则的优缺点,并以基于DMM加工图为例,分析了材料成形过程中各种变形机制,并进一步阐明了加工图的发展方向。

    • 大型复杂薄壁钛合金铸件熔模精密铸造研究现状及发展

      2006, 35(5):678-681.

      摘要 (1517) HTML (14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钛合金的熔炼、熔模精密铸造技术、钛合金铸造缺陷及检测方面介绍了大型复杂薄壁钛合金铸件精铸技术,大型复杂薄壁钛合金铸件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相关的铸造技术和充型过程数值模拟的应用,并提出了大型复杂薄壁钛合金铸件熔模精密铸造的发展趋势。

    • Ti17Cr23V55-xZr5Fex(x=11~16)合金的相结构及储氢特性

      2006, 35(5):682-685.

      摘要 (1238) HTML (15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研究了Ti17Cr23V55-xZr5Fex(x=11~16)合金的相结构以及储氢特性。XRD及SEM分析表明,所有合金的主相均为体心立方(bcc)结构的钒基固溶体,并含有σ-FeCr和Cr2Zr等第二相;随着Fe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bcc主相含量和晶胞体积逐渐降低,σ-FeCr相含量逐渐增多,而Cr2Zr相含量几乎恒定。储氢性能测试表明,该系列合金的活化性能和动力学性能都很好,在20℃和4MPa初始氢压条件下首次吸氢即可活化,并且无需氢化孕育期就能快速吸氢。当Fe含量从x=11增加至x=16时,合金的室温最大吸氢量从268ml/g逐渐降低至25lml/g,80℃有效放氢量从153ml/g逐渐降低至137ml/g。研究表明,为了改善合金的有效储氢能力,必须消除合金中不吸氢的σ-FeCr相或者抑制σ-FeCr相的生成。

    • V-Ti-Cr-Fe合金的储氢性能研究

      2006, 35(5):686-689.

      摘要 (1595) HTML (15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V(30%)-Ti(15%~55%)-Cr(7%~43%)-Fe(2%~18%)(原子分数,下同)四元合金的储氢性能。结果表明:V-Ti-Cr-Fe四元合金的吸氢量与有效吸氢量主要由Ti/(Cr+Fe)比决定,当Ti/(Cr+Fe)=1时,合金具有最好的吸放氢性能。随着Ti/(Cr+Fe)比升高,合金的晶格常数增大,氢化物的生成焓增大,放氢平台压力降低。在298K时,V30Ti35Cr25Fe10合金的吸氢量达到3.6%(质量分数,下同),有效吸氢量达到2.0%。

    • 不同Al含量α-Ni(OH)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006, 35(5):690-694.

      摘要 (1305) HTML (138) PDF 0.00 Byte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α-Ni(OH)2,用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方法测试了其热稳定性。并用恒流充放电方法研究了不同Al含量取代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用均相沉淀法,在Al的添加量为5%~20%(摩尔分数,下同)范围内均可制备得到稳定的α-Ni(OH)2:Al的添加量为0时,制备得到的样品为与α-Ni(OH)2相结构相同的碱式盐。ICP结果表明Al的添加量与产品中Al的实际含量之间有较大差别,且这种差别随Al的添加量的减小而增加。随着Al的添加量降低,样品中实际Al含量也降低,样品的放电比容量先升高,后降低;充电电压先降低后升高,而放龟电压开始变化很小然后迅速下降。当Al的添加量为5%~20%时,样品经过50次循环后衍射峰向高衍射角方向偏移,但仍保持α-Ni(OH)2相结构。而Al的添加量为0时,经过50次循环后转化为α-Ni(OH)2,但α相结构受到很大破坏。

    • V-4Cr-4Ti合金的氧化特性及氧化物的形成

      2006, 35(5):695-697.

      摘要 (1181) HTML (141)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V-4Cr-4Ti合金的氧化动力学,采用XRD分析了在不同温度下,合金表层氧化物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V-4Cr-4Ti合金在300℃~400℃范围内,氧化速率很慢,氧化增重随时间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在500℃~600℃化速率显著加快,其中600℃时的氧化增重是500℃时的10倍。表层氧化产物在400℃后逐渐形成,主要产物是V2O5。

    • Ce/Nb离子注入Zr-4合金氧化行为的比较

      2006, 35(5):698-702.

      摘要 (1668) HTML (161) PDF 0.00 Byte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MEVVA源对Zr-4合金分别进行1×1016 ions/cm2至1×1017ions/cm2剂量的铈离子与铌离子注入,比较了Ce/Nb离子注入对Zr-4合金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铈离子注入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Zr-4合金的抗氧化性能,而铌离子注入则在一定程度上使Zr-4合金的氧化性能下降.GAXRD分析显示,铈离子注入促进了氧化锆由单斜相向六方相的转变,但铌离子注入却对氧化锆相的转变没有影响.并探讨了Ce/Nb离子注入影响Zr-4合金氧化行为的机理.

    • Ti-1023钛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

      2006, 35(5):703-706.

      摘要 (1573) HTML (154)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室温Ti-1023钛合金由应变控制的低周疲劳行为。对循环应力-应变数据和应变-疲劳寿命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双对数线性回归处理,得出了Coffin-Mason处理模型的疲劳参数。结果表明:合金总应变幅在0.6%-0.8%时,循环初期表现出轻微的循环硬化,然后循环稳定;总应变幅超过0.8%时则表现为循环软化。表明合金的循环应力响应行为取决于外加总应变幅。

    • 固溶条件对一种新型亚稳β钛合金时效响应的影响

      2006, 35(5):707-710.

      摘要 (1378) HTML (140) PDF 0.00 Byte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近临界钼当量和多元强化原则设计了一种新型亚稳β钛合金(Ti-B20),以室温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为主要考察内容研究了固溶处理对这种新合金时效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时效条件下,该合金的抗拉伸强度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固溶后水淬比空冷能产生更高的硬化效应,分析结果揭示了该合金独特的时效响应来自于其亚稳β相较低的稳定性和过剩空位对析出的共同作用。

    • 热处理对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和持久性能的影响

      2006, 35(5):711-714.

      摘要 (1568) HTML (150) PDF 0.00 Byte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时间越长,合金中的γ′相尺寸越均匀,有利于合金持久性能的提高。1080℃,4h和1150℃,4h时效后空冷获得的γ′相具有尺寸适合、立方度高的特点。2种时效处理对合金中温高应力的持久性能影响不明显,在高温低应力下,经1080℃时效处理的持久寿命略长。

    •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制备纳米晶Ni-20Cr-0.6Al合金在1000℃的氧化行为

      2006, 35(5):715-718.

      摘要 (1128) HTML (146) PDF 0.00 Byte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方法制备了厚度为0.5mm的Ni-20Cr-0.6Al合金薄板,晶粒尺寸小于100nm。研究了Ni-20Cr-0.6Al合金在10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氧化100h后在合金表面只生成了连续致密的α-Al2O3氧化膜。纳米化使得在Cr含量为20%时,要生成连续的Al2O3膜所需的最小铝含量大幅度下降。纳米晶Ni-20Cr-0.6Al合金1000℃氧化时的动力学曲线符合四次方规律,其氧化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晶粒的Ni-20Cr-0.6Al合金。

    • NiAl-30.9Cr-3Mo-0.1Dy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2006, 35(5):719-723.

      摘要 (1392) HTML (15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NiAl-30.9Cr-3Mo-0.1Dy合金在1300K~1500K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NiAl-30-9Cr-3Mo-0.1Dy合金的抗氧化性远优于NiAl-31Cr-3Mo合金:1500K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基本遵循抛物线关系,在1350K~1450K的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立方抛物线关系,1300K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则符合5次方关系。氧化过程中,合金的表面生成了连续致密的Al2O3氧化膜;稀土元素的活性作用以及Al2O3与基体合金之间的富Cr层的形成,提高了Al2O3的粘附能力。Dy的添加也减少了NiAl相上Al2O3的生成量,延缓了θ-Al2O3向α-Al2O3相的转变时间。

    • 氢对Zr-Ti-Cu-Ni-Be块体非晶合金纳米晶体形成的影响

      2006, 35(5):724-727.

      摘要 (1439) HTML (129) PDF 0.00 Byte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电弧熔炼及水冷铜模快速冷却的方法,制备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通过电化学方法对块体非晶合金材料充入氢。利用差热扫描量热分析、Kissinger方程及高分辨电镜,研究了氢对块体非晶合金退火时晶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提高玻璃转变和晶化激活能,延迟晶核的形成及长大。此外,充氢有利于形成单独晶核的晶粒,使纳米晶粒更细小、分布均匀。

    • 非晶合金Zr52.5Cu27Ni5.5Al12Nb3中纳米晶的形成及其对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

      2006, 35(5):728-731.

      摘要 (1425) HTML (134) PDF 0.00 Byte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射流铸造法在水冷铜模中制备出成分为Zr52.5Cu30-xNi5.5Al12Nbx(x=0,3)的块体非晶合金。x=0时,样品为完全非晶结构;x=3时,试样的组织为非晶基体上均匀分布着尺度为20nm的富含Zr和Nb的成分偏聚区,同时富集区内镶嵌着尺寸为5nm左右bcc结构的Zr-Nb固溶体纳米颗粒。Zr52.5Cu27Ni55Al12Nb3合金的强度较具有完全非晶结构的Zr52.5Cu3027Ni55Al12合金有明显的提高:断裂强度由1600MPa增加到1964MPa。非晶基体上析出的纳米颗粒和成分偏聚增加了剪切变形的阻力。同时,基体变形由单滑移(x=0)转变为多滑移(x=3),并且滑移相互交错,避免了由于不均匀形夺诰成的据前脆断。提高了基体的强度。

    • Cu原子簇触发形核下的深过冷Ag-Ge合金组织演变研究

      2006, 35(5):732-735.

      摘要 (1383) HTML (13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玻璃包覆的方法获得具有较大过冷度的亚共晶、共晶以及过共晶Ag-Ge合金熔体,并通过高能离子束轰击Cu箔产生Cu原子团簇溅射到过冷合金熔体中来触发非均质形核过程。凝固后合金显微组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深过冷合金熔体中引入Cu原子团簇,它对亚共晶、共晶以及过共晶Ag-Ge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有着不同的影响效果,分析了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与形成机制。

    • 电化学脱氧提纯稀土金属钇(Y)的物理化学问题

      2006, 35(5):736-739.

      摘要 (1204) HTML (13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电化学脱氧提纯金属钇的过程中,利用熔融的CaCl2使其副产品CaO的活度降低,脱去的氧以CO或CO2气体的形式从石墨阳极放出,只要电解条件合适,可使脱氧极限无限降低,同时金属钙是由CaCl2电解所得,较Ca—CaCl2熔盐脱氧提纯金属钇的方法,它降低了由于金属Ca的不纯而引入的杂质污染。对于形状规则的金属钇脱氧时间为t=(d^2/π^2D)ln[(4c0/nc)sinπx/d]。脱氧后的产品有少量的碳污染,但对实验进行一定的改进后,也可得到氧含量和碳含量都低于100μg/g的金属钇。

    • β基Ni52Ga28Fe20-xCox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和磁性转变

      2006, 35(5):740-745.

      摘要 (1222) HTML (134) PDF 0.00 Byte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金相和SEM,XRD,DSC和VSM研究了Co含量x对Ni52Ga28Fe20-xCox合金马氏体相变和铁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6%时(原子分数,下同),Co代替Fe显著提高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每1%Co可以使马氏体相变温度提高50K~60K,但对Curie点的影响不大。淬火温度从1423K降低到773K对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影响不大,但使Curie点提高20K-30K,其原因是母相的B2→L21转变导致的有序化程度提高。粉末试样X射线衍射发现1423K和773K2种温度处理后都只出现L10(2M)晶体结构类型的马氏体,并且合金粉末化后降低了马氏体相变温度和增加了γ相的析出,但块状Ni52Ga28Fe17Co3合金773K淬火后为14M型马氏体。

    • Zr元素对Sm2Fe17合金结构的影响

      2006, 35(5):746-748.

      摘要 (1647) HTML (142)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XRD,SEM,EDX等手段研究了Zr对Sm2Fe17母合金及均匀化热处理后合金的相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Zr元素的加入,能有效抑制铸锭中α-Fe相的生成:改变富Sm相的分布形态,使其在合金中沿基体Sm2Fe17相晶界呈网状分布,同时能部分取代基体Sm2Fe17相中Fe;短时的热处理能进一步降低合金中α-Fe含量在消除富Sm相,并使Zr在合金中的分布趋于均匀,而长时间热处理对加Zr合金不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因此,Zr元素的加入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制备成分均一的高质量的Sm2Fe17相母合金。

    • GdAl磁制冷工质材料的磁热效应

      2006, 35(5):749-751.

      摘要 (1463) HTML (124) PDF 0.00 Byte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成本较低、抗氧化性好的GdAl磁制冷工质材料制作工艺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了铸锭法和熔体快淬法对磁制冷工质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直接测量法测其在外加磁场为1.2T,温度变化范围在-10℃~30℃下的磁热效应。结果表明:熔体快淬法制备的磁工质材料晶粒尺寸小于铸锭法,但其磁热效应和居里温度均低于铸锭样,原因是熔体快淬法制备的磁制冷工质材料中相结构发生变化,磁热效应优良的Gd3Al2相减少,性能较差的GdAl3相增加。同时,与铸锭组织相比,细晶组织内部出现大量的晶界,晶界处原子排列的无序度增加,材料的比热升高,导致磁热效应降低。再者,细晶晶界处的原子密度和配位数远远偏离了完整晶体的晶体结构,从而使配位数Z降低而导致居里温度降低。

    • AZ91D镁合金DTA及TMA热分析

      2006, 35(5):752-756.

      摘要 (1233) HTML (148)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差热分析(DTA)和热机械分析(TMA)技术以及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常规凝固和快速凝固条件下的AZ91D镁合金及其热挤压型材的相转变温度和线膨胀规律,探讨了其组织特征与热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常规凝固的AZ91D镁合金挤压前后在450℃左右均有明显的DTA峰,由于快速凝固薄带为单相过饱和α-Mg固溶体,热挤压过程中Al的脱溶而析出弥散分布的β-Mg17Al12相含量极少,因此快速凝固薄带及其热挤压的型材均无明显的DTA峰。AZ91D镁合金的线膨胀系数并非线性变化,在225℃前热挤压AZ91D镁合金型材的线膨胀系数波动幅度最低。热挤压后型材的热膨胀系数远小于铸态的热膨胀系数。

    • HfO2膜料中的杂质对薄膜损伤及性能的影响

      2006, 35(5):757-760.

      摘要 (1227) HTML (14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HfO2膜料中杂质元素的分析,找出了影响薄膜性能的主要杂质元素。结果表明:金属元素、吸收性介质元素的存在对薄膜的损毁有很大负面影响;在紫外波段,Zr元素含量大的薄膜吸收较大;并且提出负离子元素在膜料蒸发过程中形成气源中心,产生喷溅,从而使薄膜的损伤阈值降低。

    • 粉末冶金涡轮盘裂纹扩展寿命可靠性敏度分析

      2006, 35(5):761-765.

      摘要 (1592) HTML (136)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粉末冶金材料含有非金属夹杂裂纹的特点,以裂纹扩展寿命可靠性分析的剩余强度模型与寿命干涉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多夹杂裂纹扩展的可靠性敏度分析模型。此模型首先给出了多个失效模式系统失效概率敏度与单夹杂裂纹扩展寿命失效概率敏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一次二阶矩敏度分析方法求出系统失效概率对综合随机变量分布参数与部分基本随机变量分布参数的敏度:通过回归分析与综合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性质,得到综合随机变量分布参数对相关基本随机变量分布参数的敏度,最终得到系统失效概率对所有基本随机变量分布参数的敏度。采用所建敏度模型计算了某型发动机粉末冶金涡轮盘裂纹扩展寿命失效概率对基本变量分布参数的敏度,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在给定参数情况下影响粉末冶金涡轮盘系统失效概率的最主要因素,指出了模型与参数之间的本质联系。剩余强度模型与寿命干涉模型可靠性敏度计算结果一致性,以及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说明了本研究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 Gd2O2S:Ti的长余辉性能研究及机理探讨

      2006, 35(5):766-769.

      摘要 (1526) HTML (142)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长余辉发光材料Gd2O2S:Ti,利用XRD测试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在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光特性;停止照射,有橙色的余辉,时间接近2h。分析该磷光体的发光和余辉产生细节,认为空穴和电子的复合导致Ti^3+的^2E→^2T2的跃迁是产生发光和余辉的原因;并根据缺陷和空位对Gd2O2S:Ti的余辉机理进行探讨,提出了余辉机理模型。

    • 泡沫金属在单、双向载荷作用下的拉伸破坏行为初探

      2006, 35(5):770-773.

      摘要 (1331) HTML (16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低载拉伸试验机对多孔体的单、双向拉伸进行了系列实验,通过分析该材料的单向拉伸破坏机制,发现开孔泡沫金属材料的宏观断裂特点既不同于最大拉应力准则的横向断裂,也不同于最大剪应力准则的塑性流动破坏,而是表现为介于它们之间的一种复杂断裂形式;拉伸断裂过程中多孔体的延伸率主要由三维网络中的金属丝体发生的塑性偏转所造成。通过其双向承载时断裂形态的观测分析,发现泡沫体十字型样品在双向等速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场分布与双向异速拉伸载荷作用下的类似,且其应力场的最大应力线为靠近样品中央载荷区边缘的四次对称曲边四边形。

    • 无相变合金淬火热应力演变机理的理论模型——(2)表层和内部淬火热应力模型及淬火动态薄膜效应

      2006, 35(5):774-778.

      摘要 (1401) HTML (13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并深入分析了3种表层淬火热应力模型和2种内部淬火热应力模型及其实际应用。同时建立了不发生淬火角端效应时角端和边缘的二维和三维淬火模型及其实际应用。提出了淬火动态薄膜效应,按照有无动态薄膜效应归类分析了各种常见淬火介质淬火热应力的分布形态并深入讨论了淬火动态薄膜效应与淬火角端效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热处理对定向镍基高温合金DZ951γ′相的影响

      2006, 35(5):779-782.

      摘要 (1537) HTML (149) PDF 0.00 Byte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和SEM研究了热处理对定向镍基高温合金DZ951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能使铸态合金中较大的错配度减小甚至消失。固溶温度越高,γ′相的尺寸越大。在1200℃其以上温度固溶处理时,γ′才能完全固溶于基体。固溶温度相同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γ′相的尺寸增大。在1220℃固溶后进行时效处理,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析出γ′相的尺寸增大。时效温度越高,γ′相的长大趋势越明显。合金经固溶处理和二级时效处理后,可获得两种尺寸的γ′相。

    • 热处理对定向镍基高温合金DZ951γ''''相的影响

      2006, 35(5):779-782.

      摘要 (1571) HTML (135)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和SEM研究了热处理对定向镍基高温合金DZ951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能使铸态合金中较大的错配度减小甚至消失.固溶温度越高,γ'相的尺寸越大.在1200℃及其以上温度固溶处理时,γ'才能完全固溶于基体.固溶温度相同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γ'相的尺寸增大.在1220℃固溶后进行时效处理,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析出γ'相的尺寸增大.时效温度越高,γ'相的长大趋势越明显.合金经固溶处理和二级时效处理后,可获得两种尺寸的γ'相.

    • 渗氢处理对冷变形Zr-4合金双轴疲劳行为的影响

      2006, 35(5):783-786.

      摘要 (1496) HTML (131) PDF 0.00 Byte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不同程度渗氢处理Zr-4合金的双轴循环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当氢含量为CH=400μg/g时,在相同等效应变幅和相同相位角下,渗氢Zr-4合金的疲劳寿命高于原始冷变形状态Zr-4合金。当氢含量增加到CH=580μg/g时,渗氢处理Zr-4合金的双轴疲劳寿命却低于原始冷变形状态的Zr-4合金。透射电镜和金相显微镜观察表明,冷变形Zr-4合金渗氢后析出的氢化物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渗氢过程中中温条件下长时间保持导致基体产生去应力退火效应是Zr-4合金疲劳寿命提高的主要原因。

    • 冷轧及退火工艺对近β钛合金管材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2006, 35(5):787-790.

      摘要 (1203) HTML (133) PDF 0.00 Byte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外径为φ10mm左右的近β钛合金管材冷轧及退火工艺。通过改变冷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研究了加工变形量、减壁,减径比(Q值)对近β钛合金管材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冷轧加工管材进行680℃,1h,715℃,1h,750℃,1h,820℃,1h固溶处理后分别水淬(WQ)、空冷(AC)、炉冷(FC),研究了固溶温度、冷却速度对管材显微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变形量下冷扎,管材塑性对形变硬化非常敏感,变形量大于35%后,马氏体转变使得合金塑性有所恢复,管材不适宜在Q值小于2的条件下加工。相变点以上固溶处理后管材屈强比不到0.6,固溶后空冷处理管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性匹配。

    • 原位自生氧化铝纤维增强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

      2006, 35(5):791-794.

      摘要 (1443) HTML (134)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Ti,Al粉体及其他金属元素添加剂压制成预制体,在覆埋法气氛保护条件下进行热处理,通过温度及其它工艺参数控制使其发生反应并原位生成Al2O3纤维增韧Ti-Al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不同的Ti,Al配比和添加剂组成,直接影响到纤维的生成与否及基体相组成,从而引起材料结构上的很大不同。通过SEM,XRD等测试分析了材料最终相组成及内部显微结构特点,同时探讨了材料中物相形成过程的反应机理。

    • 固液混合铸造Al-40Si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2006, 35(5):795-797.

      摘要 (1385) HTML (15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固液混合铸造的Al-40Si合金组织细小,合金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传统铸造和半固态加工合金,并且解决了传统铸造Al-40Si合金铸件难以热加工的问题。在本工艺条件下,当添加平均粒度为120μm的粉末且粉末添加量与合金熔体质量比为1时,Al-40Si合金中的初晶硅平均粒度可控制在30μm以下;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为:σb=119.6MPa,σ0.2=105MPa,δ=1.43%。

    • 掺杂镧系金属对氢化燃烧合成镁镍储氢合金的影响

      2006, 35(5):798-801.

      摘要 (1401) HTML (131)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借助于XRD,TG-DSC等技术研究了掺杂镧系金属对氢化燃烧合成镁镍储氢合金合成条件及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镧系金属的试样在氢气压力为2.0MPa,600℃下保温2h可大量形成Mg2NiH4;氢气压力越大,形成Mg2NiH4越多;过高的合成温度和过长的保温时间极不利于Mg2NiH4的形成;镧系金属的掺入使Mg2NiH4晶胞发生了一定的畸变;掺杂镧系金属的Mg2NiH4放氢温度为271.7℃左右,比未掺杂的降低了110℃左右;掺杂镧系金属试样的总放氢量可达3.21%(质量分数,下同);掺杂镧系金属的试样在300℃,0.1MPa下的放氢时间为7min~8min;活化可适当提高吸放氢量。

    • 常压下催化合成氢化镁放氢动力学研究

      2006, 35(5):802-805.

      摘要 (1150) HTML (13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常压下催化合成氢化镁在不同温度下的放氢动力学性能,并应用可解析动力学模型分析其放氢动力学机理,从理论上预报了可能得到的实验趋势和结果,预测了催化合成氢化镁的放氢动力学性能,并阐述了它能加速反应的原因。

    • 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2006, 35(5):806-809.

      摘要 (1201) HTML (12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层,用球-盘磨损实验机对试样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后可以形成均匀的表面陶瓷改性层,改性层由疏松层、致密层和截面层组成,厚约20μm。微弧氧化处理后的试样在干摩擦小滑动距离下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并用SEM,XRD分析了微弧氧化陶瓷层的显微组织、表面形貌和相结构。

    • 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NiO-Sm掺杂CeO2复合阳极粉末研究

      2006, 35(5):810-813.

      摘要 (1420) HTML (127)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iO-SDC复合阳极粉末。通过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甘氨酸/金属离子摩尔比合成的复合粉末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直接燃烧合成的复合粉末除了NiO和CeO2的衍射峰外,还有Ni2O3衍射峰存在,粉末经900℃煅烧2h后Ni2O3峰消失,表明形成了NiO-SDC复合阳极粉末。氢气条件下的热重分析表明,复合粉末中NiO和SDC两相比例与溶液组分配比基本一致。制备的不同NiO含量薄膜阳极的电解质支撑单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阳极为60%NiO-SDC的单电池具有最高的开路电压。

    • 银氧化铜复合材料反应合成制备

      2006, 35(5):814-816.

      摘要 (1302) HTML (137) PDF 0.00 Byte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反应合成法与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g/CuO复合材料,研究了2种制备方法所获得Ag/CuO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CuO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环状组织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反应合成制备的Ag/CuO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要好于粉末冶金制备的Ag/CuO复合材料。在220V交流和24V直流实验条件下,反应合成制备的Ag/CuO复合材料的电寿命是粉末冶金制备的Ag/CuO复合材料的2倍。

    • 微米级镍-银双金属粉镀层结构及其抗氧化性

      2006, 35(5):817-819.

      摘要 (1436) HTML (138)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化学镀法在镍粉表面包覆一层金属银,然后将这种包覆粉进行真空热处理,即可制得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米级镍-银双金属粉末。用SEM、XRD、粒度分析和热重分析表征不同包覆厚度的双金属粉和原始镍粉的表面形貌、包覆结构及其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镍粉表面包覆的银越多,双金属粉形状越规则,表面包覆层越致密,双金属粉的抗氧化温度也就越高,颗粒表面银含量为76%(质量分数,下同)时,其抗氧化温度可以达到850℃。

    • 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IrO2薄膜的研究

      2006, 35(5):820-823.

      摘要 (1470) HTML (15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Si(100)衬底上制得了导电氧化铱(IrO2)薄膜.讨论了沉积参数(O2分压、衬底温度)对IrO2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Pa为最佳O2分压、400℃~500℃为适宜的沉积温度,此条件下制得的IrO2薄膜结晶完整,组织均匀、形状一致,排列致密,其最低电阻率约为42μΩ·cm.

    • 脉冲直流PCVD制备新型Ti-Si-C-N纳米复合超硬薄膜

      2006, 35(5):824-827.

      摘要 (1466) HTML (143)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工业型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CVD)设备,在高速钢(W18Cr4V)基材表面沉积新型四元Ti-Si-C-N复合超硬薄膜。结果表明:Ti-Si-C-N薄膜是由面心立方结构的TiN和TiC纳米晶、Ti(C,N)固溶体及存在于晶界的非晶Si3N4和α-C组成,形成TiN/TiC/Ti(C,N)/α-C/α-Si3N,复相结构,这种复相结构存在着[111],[220]和[200]混合择优取向。SiCl4和CH4流量变化是影响薄膜相组成和硬度变化的主要工艺参数。随Si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显微硬度先升后降,表面形貌由致密的细颗粒状变为粗大的枝条状;C元素的加入能抑制柱状晶的形成,对硬度影响较小。

    • 预涂CuO的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性能与结构研究

      2006, 35(5):828-831.

      摘要 (1385) HTML (151) PDF 0.00 Byte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载波片上浸涂一层CuO的TiO2薄膜会诱导金红石相生成,并有效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其中预涂一层含量1.0%(质量分数,下同)Cu(CH3COO)2水溶液其光催化活性增幅最大(提高53%)。结果表明:TiO2薄膜晶格畸变越大,金红石型TiO2含量越高,薄膜光催化性能就越好。扫描电镜显示预涂一层CuO的TiO2薄膜颗粒粒径较纯TiO2薄膜小。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表明,预涂一层CuO的TiO2薄膜中Ti^3+含量较纯TiO2薄膜高。

    • 高择优取向TiB2电沉积层的制备及其表征

      2006, 35(5):832-835.

      摘要 (1237) HTML (129)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KF-KCl体系中通过电沉积方法(直流电沉积CCP和周期断开电流电沉积PIC),以K2TiF6和KBF4作为活性物质在石墨基体上制备了高择优取向的TiB2镀层。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对TiB2镀层晶粒尺寸、择优取向、微观应力及晶格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尺寸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变小,这是过电位增加提高了形核速率所致,相对CCP而言,PIC制备的TiB2镀层具有更小的晶粒,这是因为PIC通过增加扩散层内离子的浓度减弱了浓差极化,提高了形核率所致;本实验条件下制备的TiB2镀层择优取向均为(001)面,这可用二维晶核理论来解释;无论CCP还是PIC,制备的TiB2镀层的晶格常数均和理论值有所偏差,这是镀层中存在的应力引起的;另外,还通过热力学预测、XRD和界面能谱(EDS)证实了镀层和基体间的结合为物理结合,界面处的裂纹可能是镀层和基体间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造成的。

    • 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制备LiCoO2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2006, 35(5):836-840.

      摘要 (1244) HTML (139)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的钴锂为原料,Na2CO3为沉淀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iCoO2粉体.用DSC-TG对前躯体进行了差热分析.结果表明在煅烧过程中有3次明显的失重,650℃以后失重曲线趋于平直.用XRD对LiCoO2进行了晶相分析,在750℃制备的LiCoO2晶格常数为a=2.810 13×10-10m,c=14.034 6×10-10m,c/a=4.994 29,接近于标准LiCoO2的晶格常数.用BET分析了LiCoO2的粉体比表面积,其值为18.55 m2/g,并通过SEM观察到平均颗粒半径为70 nm左右,属于纳米级粉体.首次充电容量达146 mA/hg,放电容量达142 mAh/g,10次循环后仍保持96%的放电比容量.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刊期浏览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