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41(2):356-359.
摘要:钛及钛合金在含有F-离子的电解液中阳极氧化,可自组装制备出有序TiO2纳米多孔或纳米管阵列薄膜,这类纳米阵列膜材料具有极大的内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可以用作纳米结构制备模板、高灵敏度传感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以TLM钛合金为阳极氧化的基片,通过改变阳极氧化电压、钛合金相结构,找到了制备纳米多孔阵列的参数,通过条件试验发现,在恒电压小于30 V时,经时效处理的TLM钛合金表面可以制备得到合金元素掺杂的TiO2纳米多孔结构薄膜。
2009, 38(6):947-950.
摘要:在壳牌煤气化工程中,需要多孔不锈钢通气锥/管作为气体分布元件,以保证煤粉和飞灰的流态化连续输送。本研究针对使用要求,主要研究了粉末轧制和冷等静压技术制备的多孔不锈钢通气锥/管的渗透性能和强度。结果表明,冷等静压成形后经过烧结和复烧的通气锥/管,孔隙度在32%-35%范围,最大孔径为20 μm,通气锥的整体耐压强度都大于2.5 MPa,符合壳牌煤气化技术流态化输送的要求。
2010, 39(7):1293-1297.
摘要:采用模压成形工艺制备连续梯度不锈钢多孔材料。试验对所制备的不同厚度连续梯度不锈钢多孔试样的收缩率及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烧结试样的几何轮廓证实连续梯度多孔试样烧结后发生变形——相邻梯度层烧结应力的不同造成圆柱状试样烧结后变成圆台状;烧结过程中连续梯度多孔试样相邻梯度层间力的作用能够促进粉末烧结,对试样的烧结收缩产生影响,并且,粉末粒度越小,这种影响越明显;选择合适的级配粉末以及梯度层间合理的粉末体积或质量搭配,通过不同梯度层间烧结应力的相互抑制作用,可以实现同步收缩烧结,有效解决连续梯度不锈钢多孔材料烧结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开裂问题。
2010, 39(9):1687-1692.
摘要:就烧结应力的产生、理论值计算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利用能量法、曲率法、力平衡法计算烧结应力的思路,综述烧结应力发展的历史和研究进展。以等粒径颗粒模型的烧结应力研究为基础,建立非等径颗粒烧结应力分析模型,用计算机模拟烧结的真实条件,对非等径颗粒粉末冶金材料或梯度粉末冶金材料的烧结应力进行分析,这是未来该类材料烧结应力研究的主要方向。
2007, 36(11):1901-1904.
摘要:采用以肼为还原剂的化学镀液,在多孔不锈钢载体上制备钯复合膜,研究钯复合膜的形核、长大及成膜机理。结果表明,载体经敏化/活化处理后,表面获得了均匀分散的纳米晶核,化学镀时,钯沿着晶核均匀长大,逐渐成膜。为了抑制载体的氢脆,增加载体与钯膜之间的结合力,载体预镀-薄层钯膜后再对载体作封孔处理,在孔径较大的不锈钢载体上获得了无裂缝、薄而致密的复合钯膜。
2009, 38(12):2217-2221.
摘要:用离心沉积工艺在粗孔基体材料上制备孔径梯度变化的膜层(简称梯度层),研究复合材料的过滤性能与梯度层的粉末粒度、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为获得复合材料的最佳过滤性能,梯度层的粉末粒度必须小于基体的中流量平均孔径。随着梯度层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透过性能下降,过滤精度提高。为了得到二者的最佳配合,存在着梯度层的最佳匹配厚度,这一厚度与梯度层粉末粒度呈线性关系,且基体的中流量平均孔径值是该直线的截距。
2017, 46(9):2684-2687.
摘要:本文进行了烧结气氛和烧结温度对支撑体孔径、透过性能影响的研究。环拉实验结果表明,氢气烧结样品的抗拉强度87.56MPa,氢气+氯化铵活化烧结样品115.20MPa,强度提高了30%。通过烧结温度对支撑体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得到了支撑体致密度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可实现通过测试多孔材料的密度来预测多孔材料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