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5).
摘要:本方法以1∶3的盐酸滴加氟硼酸分解样品,以硼酸作为缓冲剂,以过氧化氢络合钛来消除基体干扰。在带有MHS—20汞/氢化物系统的P—E50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上相对于标准溶液直接进行锡的测定,方法适应范围0.0001~0.002%,标准偏差<0.00002。
1987(1).
摘要:以盐酸滴加氟硼酸分解样品,在1%8-羟基喹啉存在下,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直接测定钛合金中铁、钴、镍、锰、铜、铬、钼、锡等八元素。方法适应范围:铁0.1~5%;钻0.5~5%;镍0.2~5%;锰0.5~5%;铜0.2~5%;铬1~12%;铝1~15%;锡1~12%。方法相对误差<2%。
1984(5).
摘要:碱金属元素的测定多采用火焰光度或原子吸收法。本文对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钨铝合金中低含量钾进行了研究。采用过氧化氢溶解样品,在氨性介质中,用空气—乙炔火焰直接进行测定。测定范围0.002~0.02%,方法误差<5%。
1984(3).
摘要:粉末粒度的测定是粉末冶金生产中检验粉末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有几十种测定粉末粒度的方法,除筛分法和显微镜法之外,其他都是通过测定与粒度有关的粉末颗粒的物理、力学参数,再换算成平均粒度或粒度组成。本文介绍作者提出的一种新的粉末平均粒度电测法——Q值法。
1981(4).
摘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 Ag—Mg 内氧化合金中氧化物粒子的显微组织和结构。确定了氧化物粒子的结构、形状、大小、密度、体积分数以及氧化物相与基体的关系。还研究了成分和氧化条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1981(2).
摘要:采用强迫励磁和在额定电流下突然合闸两种励磁方式,测量了Nb-Ti/Cu-Ni/Cu三组元超导体的稳定性。试验表明,与纯铜为基的Nb-Ti磁体相比,三组元超导磁体的H_c值高得多。
2000(3).
摘要:介绍了高熔点化合物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的一种先进制备方法 ,即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SHS法 ) ,并以Al3Ti/ Al为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将 Ti粉与 Al粉混合 ,在铝合金液中进行自蔓延高温合成 ,可有效地控制 Al3Ti的形态。其中 Al∶Ti比是控制 Al3Ti形态的关键参数。当 Al∶Ti比远小于理论化学计量比 3∶ 1时 ,获得针状 Al3Ti组织。而当该比值等于或大于 3∶ 1时则获得块状 Al3Ti组织 ,其分布也更均匀。但该比值太大 (大于约3.75∶ 1)时 ,则因 Al粉升温和熔化吸热 ,将使得自蔓延合成反应终止。
2004, 33(1):5-10.
摘要:综述了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分类、形成机理、形貌控制和应用。目前各种形状如球形、棒状、片状、螺旋形和绳形等形状的介孔材料已经采用溶胶.凝胶、自组装、微乳、反胶束和超声等方法合成出来。按化学组成介孔材料分为硅基和非硅介孔材料,硅基介孔材料已被很好地研究,相反,非硅介孔材料虽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研究不多。介孔材料的几种形成机理已经被提出,主要包括液晶模板和协同组装机理。作者也采用化学超声和反胶束方法制备出新奇的介孔二氧化钛粉末和薄膜材料,其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普通二氧化钛粉末和薄膜材料。
2013, 42(1):37-42.
摘要:采用INSTRON-5569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力杆对Hf44.5Cu27Ni13.5Ti5Al10大块金属玻璃在不同应变速率下(10-4~103 s-1)的压缩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准静态压缩条件下Hf44.5Cu27Ni13.5Ti5Al10大块金属玻璃不呈现应变速率敏感性,断裂强度值最高可达2400 MPa,动态压缩条件下金属玻璃的屈服强度达到2840 MPa。在断裂面上可观察到涟漪状和周期性条纹结构,涟漪状结构表明宏观为脆性断裂的金属玻璃在微观尺度上属于韧性断裂,周期性条纹结构与动态扩展裂纹前端和弹性波的相互作用有关。高的应变速率导致高的断裂强度和绝热温度,局部区域的绝热升温引起了压缩过程中Al的偏析和扩散,这对剪切带和裂纹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